【乡村振兴看湖南】芷江采取“长牙齿”硬措施 严防死守耕地红线
怀化3月29日消息春耕备耕好时节,不负农时不负春。如今,大地复苏,农户们春耕备耕如火如荼。
关于耕地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多次强调“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湖南作为重要的粮食输出省份,干部群众是如何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耕地保护到底做得怎样?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选定了率先在湖南试点耕地保护“田长制”的芷江侗族自治县,自2月以来多次深入农村进行深度调查采访。
湖南芷江县粮食产区(央广网记者 欧峰摄)
“线上+线下”田长制 构建“1+1+2+3+N”格局
2021年1月开始,芷江县水宽乡就在湖南率先探索实行“田长制”。
行政楼一楼一间办公室里,记者找到水宽乡政府“田长制”专干杨庆。
利用大学所学专业,这个90后的小伙子,开发出了“田长制”的线上平台——水宽乡田长巡田记录软件。
“田长制”专干杨庆打开水宽乡田长巡田记录软件(央广网记者 欧峰摄)
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杨庆就是打开巡田记录软件,查看是否有田长反馈的违法用地信息。
“我们这个平台里记录的,是各级田长每天巡田的结果。每天都要上传他负责管辖区的耕地照片,不管是有没有违法用地的,都需要上传。巡查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地块、是否违法用地以及照片等。”理工科出身的杨庆,说话条理清晰明了。
各级田长2000余条巡查信息,是这个线上平台运行一年来的“战绩”。
“真正违法用地的还是很少了,我给你们看一个案例。”杨庆在电脑里翻查过往的档案资料。
去年4月中旬,一个平常的工作日,田长巡田记录软件后台来了一条预警信息。
“当时,是我们乡干塘坪阳田组的三级田长杨俭妹发来的照片,照片显示张某正在基本农田里打地基,一旁堆放着砖头水泥,看来是要准备建个小房子。”杨庆打开照片向记者介绍。
杨庆和水宽乡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刘兵,带领执法队员,迅速来到干塘坪阳田组。
张某正在田里干活,看到执法队一行人的到来,立即停下手中的活,笑着说道:“这不是不准在市场上搞爆竹店,我就在自家田里修个,这里也离马路比较近,还能有点生意。”
“因为烟花鞭炮的管理非常严格,比如要单独用防爆的仓库进行储存,还要远离居民聚居区。张某当时准备做烟花鞭炮生意,所以打算在自己的田里建房子,存放烟花鞭炮。”杨庆一边翻看照片一边说。
“老张,田里是种粮食的,不是修房子的,根据规定,你这属于违法建筑,修不得,要修爆竹店得重新选址。”现场的执法队员向老张解释。
张某听完执法队员的劝导后,停了下来,点了点头说道:“行,听你们的,我这就开辆车把材料拖回去,再找个空闲地,选好地方后,让你们帮忙看看能不能建仓库。”
水宽乡田长巡田记录软件记录的执法现场(央广网记者 欧峰摄)
刘兵边写边说:“这就好啦,你马上把你刚刚打地基的地方复原,并且要复垦,种粮食的耕地还是要种粮食的。”
说罢,刘兵将已经填好的整改通知书交给张某。张某仔细看完,并签字,拿着工具陆续把耕地复原了。
从得到信息反馈到执法处置完成,全部的时间没有超过两个小时。
高效率的反馈机制和执法行动,受益于前端田长巡田信息的发现与抓取。
水宽乡水宽村田长公示牌,就立在水宽村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图,二级田长和副田长姓名、职务、电话,二级田长职责,工作目标,违法举报电话,一目了然。
公示牌下部中间的二维码,就是连通杨庆开发的线上平台——水宽乡田长巡田记录软件的“秘密武器”。
二维码下方“水宽乡违规占用耕地 破坏耕地随手拍”字样,很是醒目。
“田长们与任何人都可以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对发现的违法使用耕地的问题进行拍照上传,系统后台实时监控,会根据上传人提供的线索,迅速派出执法人员赶往现场,及时制止违法占用耕地和破坏耕地的行为,把违法行为扼杀在苗头之上。”杨庆扫描二维码演示如何上传巡田信息。
一个村立一个田长公示牌,一个组竖一块保护界桩。
水宽村王家垅组的路边,就竖了一块基本农田保护界桩,责任人也就是三级田长、该组组长王成。界桩上同样有违法举报电话和违法举报二维码。
至此,芷江县水宽乡打造了一个“线上+线下”田长制的模式,构建了“1+1+2+3+N”的耕地保护格局。
水宽乡副乡长何祖林向记者详细地进行介绍:“第一个‘1’就是一个线上平台——水宽乡田长巡田记录软件;线上平台24小时运作,24小时预警,24小时反馈,这是田长制在线上的承载所在。”
“后面的1+2+3+N,则是线下田长制的构架。”何祖林画图向记者比划道。
第二个“1”就是一级田长。乡镇主要领导为一级田长,主要让本乡田长制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对基本农田定位、定量、定人管理。
“2”代表的是二级田长。二级田长为村书记、村主任。二级田长每月要巡田一次,监督排查本村内是否有人在违法使用耕地,是否有人没有及时复垦及治理耕地抛荒工作。
“3”代表的是三级田长。作为三级田长的村民小组组长,每周要巡田一次。对于自己管辖范围内是否有人违法使用耕地、在田间乱建房屋,通过手机拍照固定证据,整理台账,并引导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做好向导工作。
“同时,每个组设立一个组级田长制界牌,涵盖本组所有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并设置乡、村两级田长制专干,专门负责田长制工作巡查、资料台账收集整理和情况汇报等。”水宽乡副乡长何祖林充满信心。
“N”代表的是广大的老百姓,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田长”。
水宽乡不仅有乡村组三级“田长”,更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田长”,共同保护我们的耕地。
通过创新田长制“线上+线下”的耕地保护机制,水宽乡建立耕地种植情况动态监测制度。芷江县在耕地保护过程中,以分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方式,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人头、部门、网格,形成了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常态化巡查,机动快报,严查严办的工作格局,有效地弥补了人力巡查监测不够充分的短板。
引进社会资本开垦新耕地 实施占补平衡出实效
为全面了解耕地保护情况,记者来到了芷江县自然资源局。
“为切实推进‘占补平衡’项目,县里将耕地保护工作和‘占补平衡’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范畴。我们通过不断总结、摸索、大胆创新,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确定采用招商引进社会资本的模式,来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有效解决了耕种落实、农民工工资、后期管护等问题。”
简单地阐述后,党组书记、局长肖孝芳便安排工作人员带领记者,对该县的耕地开发基地进行实地走访。
半个小时后,记者来到了芷江镇麻缨塘王家垅一处耕地开发基地。一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
“我们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为止,我们公司总共在芷江县开发了水田接近10000亩,旱地也同样差不多10000亩;新开耕地到现在的交易额,大概在十个亿。”见到记者,怀化成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珂走过来说道。
“他们来村里,将荒山开发成田,以后我们种菜、种稻谷就多了土地,还不要我们自己出钱,这是好事”。看到基地一下来了不少人,当地一位50多岁的大妈满脸喜悦地对记者说道。
“在耕地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为确保新增耕地一亩不假。我们县里从选址立项、到实施、验收、确认指标都全程把关。坚持三天一调度,一周一总结,解决问题不过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在开发现场,芷江县自然资源局耕地保护股张少华告诉记者。
芷江县新开垦的耕地(央广网记者 欧峰摄)
据了解,2021年,芷江县实施并通过市级验收的“占补平衡”开发项目有33个,已获取省厅指标确认书26个、完成部级入库23个,入库面积达耕地数量指标385公顷、水田规模指标210公顷、粮食产能320万公斤;省厅农用地复核认证26个项目也均已开工建设。
“占补平衡”开发项目的顺利推进,确保了全县耕地保有量48.2万亩(其中基本农田38.48万亩)的目标。
动真碰硬 守护耕地不退缩
2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在芷江县自然资源局大院内,行政执法大队全体人员,已经整装待发。
“今天,我们依法对新发现的两处违规占地建筑进行强制拆除,请大家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文明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孝芳简短地做了动员,行政执法大队全体人员便开赴执法地。
“我们工作人员新年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县耕地进行监控巡查,防止有人利用春节放假期间,在耕地上修建违章建筑,今天我们去执法的两个地方,就是今年上班后,在监控里发现的。”途中,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执法人员介绍,其中一处是芷江某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芷江镇大垅坪村二组横担丘小湾所取得的设施农用地审批备案地块,被合作社擅自改变了审批备案用途,修建永久性构筑物。另一处则位于芷江机场附近的芷江飞鹰篮球培训中心。春节期间,在无任何报建审批手续下,业主方擅自开工修建。在收到执法大队下达的停工整改通知后,两处新增违法违规建筑,依然继续违规修建。
“今天,我们在这里对芷江北和芷江机场外两处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进行坚决拆除,就是为了表明对违法用地、违章建筑等‘两违行为’坚决打击的态度。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形成常态化的联合执法,对两违行为‘早亮剑、早处置、零容忍’,绝不手软,绝不姑息。”执法现场,芷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小华做了表态。
“对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我们一直是‘零容忍’,发现一宗、拆除一宗,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住耕地红线。”杨小华态度坚决。
杨小华介绍,为切实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芷江县成立专门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
领导小组坚持每月1日召开耕地保护工作例会,研判形势,推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耕地保护执法、基本农田划定、耕地补充情况考核等。为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将责任细化到部门、到岗位、到个人,形成多层次齐抓共管的局面。
“我们除了对全县耕地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监控管理外,还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加强耕地保护、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广泛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大力营造全民共同关心、共同保护、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芷江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孝芳向记者介绍。
芷江县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邹义表示,近年来,全县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62宗,总面积46.7公顷,其中耕地37.8公顷,罚没款552.49万元。玫瑰庄园、玫瑰度假村、阿依莎薰衣草庄园等3处“大棚房”整治项目,已整改到位,恢复耕地20余亩。龙泉山庄、佰瀑峡景区办公楼、凤凰山庄、富王山庄、阿德山庄等5处“违建别墅”项目,已整改到位。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接下来,芷江县自然资源局将全力推进自然资源督察和“月发现、月预警、月处置”卫片执法机制。以卫片执法为重点,确保“零约谈、零问责”。继续保持严查严控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高压态势,加大查处城区内违反规划批后建设的行为,扎实做好批后跟踪巡查工作。完善从法律宣传到违法查处过程的工作机制,抓违法典型,做到既查事又查人,树立自然资源和规划法治权威。加强案件督办,力争实现违法案件履职率100%,结案率80%以上的工作目标。“芷江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抓好顶层设计,成立了耕地保护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专班,出台了耕地保护、田长制等实施意见;第二是抓实巡查监管,严格按照田长制的要求,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形成常态巡查、动态督查、机动快报、严查严办的良好工作格局;第三是抓实后期管护,大力推进新增耕地后期改良,确保每一块新增耕地都实现高质量入库,(2021年)全年我们共新增耕地18000亩,其中水田10000亩。”杨小华如是说。
杨小华表示,在耕地保护方面,下一步,芷江县将压实各级责任,健全耕地保护机制;坚决严格执法,确保耕地资源安全;集中编制规划,建立耕保“一张图”;加强创新思路,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保证集约节约,从严控制用地规模;铁腕治理抛荒,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按时保质保量,坚决做到耕地占补平衡。